90年代的国民剧集《北京人在纽约》,为中国电视贡献了下面这句经典台词:
“如果你爱他,就把他送到纽约,因为这儿是天堂;如果你恨他,就把他送到纽约,因为这儿是地狱。”
然而25年后
8、90年代年轻人“宁愿端盘子打黑工也要(出国)见见世面”的光景不复存在,取而代之的是“出国像串门一样方便”的当今海外留学生,都热衷回国。
不过,20多年的跨度足以让“留学”的光环褪色暗淡,他们要面对的是冷冰冰的现实。
1. 从纽约到北上广,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裸归
根据《2017年中国留学生白皮书》的数据,73%的中国海外留学生计划完成学业后归国。而到2016年底,中国的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了265.11万。
新闻来自央广网
这其中,有一半以上都是“裸归”。
不同于“裸婚”、“裸辞”刚出现时的观念爆炸,“裸归”几乎是在暗流涌动中成为不争的事实。
对“裸归"一词的解释是这么说的:
指曾经风风光光地走出国门,现在终于又“一丝不挂”回来的人。说白了就是,只有海外学位、没有实际成就就选择回国的中国留学生群体。
在出国很稀罕的年代,他们的经历几乎自带滤镜,在口耳相传中罩上一层金灿灿的光芒。
然而现在,每个人身边都有几个出国的老同学,除了已经听腻歪的“性开放”和美妆潮品代购之外,“留学生变loser”的桥段成了能吸引注意的最后传说。
2. 海归和社会底层,只有一线之隔?
漂泊海外的游学浪子,回归熟悉的环境,本来是好事一桩。然而却有人给他们来了个当头棒喝:留学归国,即为底层。
一般来讲,归国留学生的海外学历背景,让他们在求职大军中更受青睐。即使光环淡去,视野和见识也很难被一笔抹杀。
“底层”从何说起?
论信息的获取和占有量,论社会权益,论物质财富,归国群体好像都和底层不沾边。上文提到的《为什么回国后我这么害怕“社会底层”》一文中,给出了三个理由:
让人瑟瑟发抖的价值观对垒
经历了在国外文化中的洗礼,留学生往往具有多元化的价值观,许多留学生基本抛弃了“读书工作买房买车结婚生子”的人生模式,他们拥抱更主动、更开阔的生活,享受选择和行动的自由,也接受自由带来的不确定性。
然而这样的“多元”在回国后一夜之间失去存在的土壤。他们为追寻跌宕的人生旅途选择回归,却惊恐地发现首先跌宕的是生活境况。
成为周遭异类的恐惧
年龄焦虑、剩女、被催婚是永恒的热门话题。
海归摄影师郭盈光在回国后用镜头记录了中国相亲角,反映了当代中国的婚姻观,她为这组作品取名《顺从的幸福》。
她的外国同学并不认为年龄会成为女性走进婚姻、得到爱情的限制,也不认为结婚是人生的必修课,更不会用婚姻来衡量女性的人生价值。
然而在国内,叫做“传统”怪物依旧强大。
已经倾向于西方价值观的TA们,发现自己成为了国内社会中的异类,被迫一次次地套入中国的社会规则,价值观也随之动摇,在反复拉扯、冲突中迷失了当初归国的热忱。
游荡结束后的“现实失焦”
30岁的欧美年轻人在谈恋爱、换工作、环球旅行和探索自我,中国年轻人在考虑买房、买车、小孩上学和父母养老。
海外归国的群体,几乎没有转换的时间和空间,一头扎进了基于“马斯洛需求金字塔”的集体焦虑。
在中国,如果你是没车、没房的大龄青年,就会被贴上“两手空空”、“边缘挣扎”的底层标签。
3. 归国留学生到底该何去何从?
看到这里,一定会生出许多疑惑:这样的境遇,归国群体自己身上有没有原因?如果面对的是这样的境况,为什么还要回国?
或者不管三七二十一,颇带这些不屑和幸灾乐祸地问出“早知道这样,干嘛还出国留学?”“出国留学不也没用吗?”这样的问题。
是的,生活是公平的,不管你有没有留学的光环,最终衡量你价值的,是与付出成正比的见识和能力。
留学并不意味着你回国之后功成名就,坐享完美人生;也不意味着你比在留在国内的朋友有着更多更好的选择,它不会帮你消除焦虑,你还是会面对房价、工资等等只要活着就会面临的问题。
但是它能让你知道,这些并不是人生的全部。
人生的变数和美妙,就在于经历无数可能性之后,内心的满足、自我价值的实现。
而离开故土、体会文化异位的的孤独与恐惧,看到社会的可爱之处正在于多元,拥有包容主流之外声音和观念的胸襟,正是留学的意义所在。
相关知识
相关问题